跳到主要內容
首頁 > 藏品資訊
:::

藏品資訊

藏品資訊
〈台灣連翹〉第一篇藏品圖,第1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〈台灣連翹〉第一篇藏品圖,第2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〈台灣連翹〉第一篇藏品圖,第3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〈台灣連翹〉第一篇藏品圖,第4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〈台灣連翹〉第一篇藏品圖,第5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〈台灣連翹〉第一篇藏品圖,第6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〈台灣連翹〉第一篇藏品圖,第7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〈台灣連翹〉第一篇藏品圖,第8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〈台灣連翹〉第一篇藏品圖,第9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〈台灣連翹〉第一篇藏品圖,第10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〈台灣連翹〉第一篇藏品圖,第11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〈台灣連翹〉第一篇藏品圖,第12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〈台灣連翹〉第一篇藏品圖,第13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〈台灣連翹〉第一篇藏品圖,第14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〈台灣連翹〉第一篇藏品圖,第15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〈台灣連翹〉第一篇藏品圖,第16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〈台灣連翹〉第一篇

吳濁流

AA 文學-吳濁流先生

紙質

長:38.4 x 寬:26.8 x 高:1.5 (cm)

60g

登錄號:2008.006.0779

該藏品為吳濁流所寫的《台灣連翹》第一篇的日文手稿,於1971年10月1日完成此篇,稿紙是孔雀牌綠線24×25格稿紙,單面書寫,共15張,左上角逐一寫No.1-15。稿紙左右兩側各有兩個大孔洞,疑似是用包背式線裝;四角有訂書針的小孔洞,應為線裝後的補強。第一篇的內容為甲午戰爭前後台灣人民的狀況,戰爭前人們安居樂業、自給自足,戰爭後日本人把人民當作土匪或攪亂治安人士,而被殘害;或是為日本人做事的台灣人「巡查補」在地方上作威作福;又或是因北埔事件讓吳濁流長兄接到徵役,父親擔心出事而雇人代替哥哥服役,這些種種讓吳濁流從小性格懦弱無男子氣概。最後作者分析當時日本據台後,台灣人們的抗戰思想分成三派:一派是絕對派,認為用反抗思想代替抗戰;另一派是超越派,不與新政權合作,追求自己的幸福;第三個是妥協派,其中又分為消極妥協與積極妥協,消極妥協是不反對日本政策,但也不當日本走狗,如一般大眾;積極妥協是接近新政權,為自己的利益打算,如御用紳士。《台灣連翹》是吳濁流從1971年9月開始寫起至1974年12月29日完成,是用日文所寫,本書由吳濁流本人自身經歷所寫成的,從甲午戰爭開始寫起至雷震案為止,1986年鍾肇政在翻譯成中文,整理成冊出版。